為響應每年5月在維也納舉行的愛滋慈善晚會「Life Ball」,奧地利男性雜誌《Vangardist》宣布推出含有HIV感染者血液的特刊,希望能藉此糾正一般大眾的錯誤觀念,讓外界知道,用雙手拿雜誌,就像擁抱愛滋病患者一樣,不會有感染風險。

《Vangardist》發表其理念,表示現在世界上的HIV陽性患者雖然可以過著正常生活以及擁有良好的醫療保健,但是他們仍必須面對身處社會所受到的排斥。許多病患仍會選擇隱瞞病情,其因是深怕自己將會失去朋友、工作、家人甚至是長期的伴侶,而且仍有大多數的人們不敢擁抱、親吻HIV陽性患者,讓患者們備受孤單。

《Vangardist》使用3名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俗稱愛滋病)病毒帶原者的血液,以1:28的比例和一般油墨混合,印刷在最新一期刊物上。雜誌總編輯維爾(Julian Wiehl)強調:「我們希望透過這項聲明反制外界的錯誤觀念及不理性恐懼」、「你拿起雜誌就像與一位愛滋病人握手一樣,沒有事會發生。拿起雜誌不會令你受感染,而跟一位愛滋病人握手更不會傷害你」。他又指有5成患者因畏懼社會歧視而延誤治療,認為雜誌有責任喚醒社會對愛滋病的關注。

Vangardist原本是數位雜誌,為了這個概念,最新一期「愛滋病英雄」特刊(#HIVHEROES – THE HIV+ ISSUE)特地用紙本印刷。維爾表示,為了發起這項活動,3名愛滋病患者主動捐血,雜誌社請專家進行消毒殺菌後,再用他們的血混合一般墨水,印製成3千本德英雙語限量HIV雜誌供網上訂購,每本售價50歐元(約1,720元台幣),所得將捐給慈善基金;接著會再印製1萬5千本一般墨水版本。

每本雜誌都用密封夾鏈袋包裝,上頭寫上「打開封口,為打破歧視出一分力。」,帶出拿起雜誌打破對愛滋病忌諱的意義,包裝更寫上:「此雜誌不會帶來任何身體上損傷,但為防精神損害,此雜誌以密封包裝,讓所有人自行決定是否觸碰。為免任何人受到驚嚇,請將雜誌妥善地收納在此可重複使用的夾鏈袋中。」

3名捐血者背景不同,包括受丈夫感染的45歲婦人、一名26歲男同性戀者及一名32歲異性戀男子。45歲的斯特凡內克(Wiltrut Stefanek)20年前染上愛滋病,目前在維也納營運一個組織,協助愛滋病患者及家人,「我希望人們明白,愛滋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會對任何人構成危險」。

俗稱愛滋病毒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會藉由不安全性行為、輸血、共用針頭及母子垂直感染方式傳染;但一般共餐、共用餐具、牽手擁抱並沒有感染疑慮。因醫療科技的進步,HIV從「無藥可治而致死」的疾病標籤,進入至可藥物控制的「慢性」疾病之階段,人們因而不必擔心HIV造成的致死率。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HIV/AIDS導致死亡的人數略為下降,但依然有150萬人死於愛滋病,在十大死因中排行第六。雖然接觸HIV感染血液的構想可能引發道德論戰,但觸碰這本雜誌紙頁並沒有任何風險。慈善機構「關懷愛滋」政策及傳訊總監林智聰指出,只要工人不以傷口直接接觸血水,血液經多重印刷程序乾涸後,血中病毒已經死亡不會再感染他人。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60719/

Categories: 媒體報導

%e6%84%9b%e9%83%8e%e7%96%91%e6%83%91%e8%ab%ae%e8%a9%a2%e5%b0%88%e7%b7%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