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今天(27日)公布,過去15年期間,因為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也就是愛滋病(AIDS)而死亡的青少年人數暴增了3倍,其中多數個案是在嬰兒時期就染病的。

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最新統計,愛滋病是非洲地區10至19歲青少年的最主要死因,它同時也是全球青少年的第二大主要死因。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報告指出,在愛滋病毒(HIV)感染人口中,青少年死亡率是唯一沒有出現下降的,而因為愛滋病相關疾病而病故的青少年中,大多數人是還在襁褓中就染上了這個疾病。

報告中說,10至15年前,只有少數的愛滋病毒帶原孕婦和為人母者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治療,防範母嬰垂直感染;許多嬰兒直到青少年時期都還不知道自己是愛滋病毒帶原者。

在15至19歲的青少年中,每小時有26人感染愛滋病毒;同時,在200萬名帶原的青少年中,約有半數的人生活在南非、奈及利亞、肯亞、印度、莫三比克和坦尚尼亞這6個國家。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聲明表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是愛滋病最為流行的地區,其中又以女孩的感染最多,15至19歲的青少年新感染個案中,有70%為女孩。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全球愛滋病毒/愛滋病計畫主任麥克魯(Craig McClure)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年輕的愛滋病毒帶原者獲得治療、照護與支持,是至關重要之事。

目前全球有260萬名15歲以下的愛滋病毒帶原者,但僅有三分之一的人正在接受治療。

不過,2000年以來,有將近130萬名兒童得以避免感染愛滋病毒,主要是拜防範母嬰垂直感染的努力之賜。

2014年之前,有五分之三的愛滋病毒帶原孕婦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治療,以防範將病毒傳染給自己的寶貝。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聲明說,2000年以來,孕婦的預防措施使得4歲以下幼童因為愛滋病相關疾病的死亡率銳減了60%。

http://news.rti.org.tw/news/detail/?recordId=236882

Categories: 媒體報導

%e6%84%9b%e9%83%8e%e7%96%91%e6%83%91%e8%ab%ae%e8%a9%a2%e5%b0%88%e7%b7%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