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管制署自2005年開始免費孕婦全面篩檢愛滋計畫,每年透過醫療院所提供20萬名孕婦篩檢服務,累計至去年底,篩檢出51名感染愛滋的孕婦。估計每年仍有2000名的孕婦,未及時於孕期間執行產檢或是拒絕篩檢,去年是5年來首度出現3例愛滋寶寶確診個案,形成防疫死角。
疾管署愛滋與結核病防治組組長陳昶勳表示,因為孕婦愛滋篩檢率已達九成以上,所以自2009年來確診愛滋寶寶是零個案,直到2014年,新增3名愛滋確認個案,分別是13歲因病就醫才確診、臨盆時遇到空窗期,及來不及投藥28周就早產個案。
愛慈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台大醫院愛滋個管師施鐘卿指出,大台北地區發現的疑似愛滋寶寶,67%是失聯女性愛滋個案懷孕、45%沒有產前檢查,有89%孕婦於懷孕期間未接受雞尾酒藥物治療,建議準媽媽即早產檢,可提早發現感染愛滋服藥,感染嬰兒的機率會從最高40%降到2%以下,可省下愛滋寶寶約4000萬的治療費用。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說,台灣的愛滋防治政策提供很多資源,疑似有愛滋感染的孕婦可多加使用,在生產前定期服藥,可明顯降低病毒量。生產時盡量選擇剖腹產,降低新生兒感染風險。若有疑似感染愛滋的寶寶,出生後六周內應進行預防性投藥,因為母乳中可能有愛滋病毒,所以建議不要喝母乳改用配方奶,政府有提供配方奶補貼。
統計顯示,去年因媽媽感染愛滋,垂直傳染給新生兒個案新增3名,愛慈基金會表示,篩檢仍有死角,籲重視全面篩檢。
母親節將至,愛慈基金會今天舉辦「搶救愛滋兒,一個也不能少,HIV母子垂直傳染預防記者會」。
愛慈基金會董事長張麗淑表示,疾病管制署統計國內因母子垂直感染的案例數有33名,多年是零成長,這是因為自2005年對於孕婦推動全面篩檢愛滋並提供預防性投藥,搶救近百名嬰幼兒成功排除愛滋感染。
張麗淑說,救了那麼多小孩且多年零成長,2014年卻新增3名,顯示現行孕婦愛滋全面篩檢與新生兒愛滋篩檢仍有死角。
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呂俊毅說,3名個案有一名是在全面篩檢前母子垂直感染誕生,直到10歲發病追蹤生母才知,但這名小感染者不幸因病離開。
台大醫院感染控制中心個管師施鍾卿提到,另1名是藥癮媽媽,孕期第24週才篩檢才知,但還來不及預防就在篩檢後第4天,寶寶早產。另1名是2-3歲期間發病,半年內就醫3次發現。
呂俊毅說,全面篩檢政策實施後,幾乎孕婦都有參與篩檢,不過仍有少數沒有參與,多是比較窮的弱勢族群或是擔憂身分曝光、有藥物成癮患者常是漏網之魚,呼籲孕母全面篩檢及預防性服藥。
張麗淑說,一個疑似愛滋兒若接受預防投藥並有好的照顧,不只感染愛滋機會可從40%降到2%以下,也能減少一個寶寶感染愛滋病毒,也為國家省下愛滋兒一生約新台幣4000萬元的治療費,同時也翻轉寶貴的生命。